医疗器械
瑞旭集团
工业化学品
日化品
食品
医疗器械
农用化学品
检测认证
可持续发展
Search

总局发布《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来源 未知 作者
9月7号,总局技术审评中心发布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对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注册申请人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注册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CT),属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06医用成像器械。序号为02,一级产品类别为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
二、 产品综述资料
(一)概述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根据安装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可移动式CT、固定式CT、车载CT。根据设计原理不同,可划分为单源CT和双源CT,普通CT和能谱CT。根据预期用途不同可分类常规CT与放疗模拟定位用CT。根据探测器排数不同,可分为16排CT,64排CT等。

(二)产品描述

1.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

2.描述产品结构组成

(1)应描述系统所有组件及附件。应提供系统布置图说明扫描间,操作间,设备间的设备分布。应提供图示标识关键部件,图文标识顺序应一致。

(2)应提供系统框图。

(3)应描述各部件、选件、附件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应描述不同规格的部件(如有)的异同。可提供必要的实物图、拆解图、剖视图。

  • 高压发生器应说明高压整流逆变的原理。
  • 扫描架应提供剖视图说明内部关键组件。
  • 准直系统、探测器及数据获取系统提供拆解图及尺寸图、原理图。
  • 控制系统应提供框图及必要注释,说明控制架构。
  • 选配硬件应提供图示,说明附加功能及与基本组成的相互关系。
  • 软件选件应提供厂家声称的临床高级应用功能的描述,如心脏分析、高级血管分析、结肠分析、肿瘤追踪、体灌注、脑灌注、肺结节评估、肺密度、齿科应用、钙化积分、仿真内窥镜、能谱分析、肝脏分析、肺分析、4D 分析、 骨密度分析等。
  • 附件包括定位辅助附件和非医疗附件(如系统膜体、卷纸架 、 桌椅、家具、附件柜等),非医疗附件无需申报注册。
3.应提供系统供电连接图,说明配电盘、电源分配机柜或单元、稳压电源(如有)、不间断电源(如有)、机架、病床、控制台、扫描控制盒等电路连接关系。

4.关键部件规格描述,按照附录I提供。

5.与人体接触材料

应提供与人体接触材料的清单,明确部件名称、材料名称、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制造商。

6.设备技术特征描述

应包括重要的扫描功能(如能谱扫描、心脏冠脉扫描)、重要后处理功能(如迭代重建、去金属伪影、能谱重建)的描述,包括不限于表1的内容。申报产品新的技术特征应注明。
表1技术特征示例
序号技术特征说明
1连续断层扫描连续断层的间隔等于准直宽度
2间隔断层扫描连续断层的间隔大于准直宽度
3重叠断层扫描连续断层的间隔小于准直宽度
4固定螺距螺旋扫描螺旋扫描过程中的螺距不变
5可变螺距螺旋扫描螺旋扫描过程中的螺距可变
6静态灌注扫描以断层扫描模式为基础的灌注扫描
7动态灌注扫描以螺旋扫描模式为基础的灌注扫描
8ECG触发前瞻断层扫描根据ECG信号触发的断层扫描
9ECG触发回顾螺旋扫描根据ECG信号触发的螺旋扫描
10呼吸门控螺旋扫描根据呼吸信号触发的螺旋扫描
11管电流剂量调制扫描扫描过程中的管电流变化
12管电压剂量调制扫描扫描过程中的管电压变化
13ECG剂量调制扫描根据ECG信号,调整心脏扫描过程中的管电流
14定时多期增强扫描根据延迟时间触发不同期相的增强扫描
15阈值触发增强扫描根据对比剂阈值触发的增强扫描
16对比剂追踪测试扫描测试小容量的对比剂的时间密度曲线
17对比剂同步触发增强扫描对比剂与扫描同步触发
18介入连续断层扫描用于介入治疗监控的连续断层扫描,通常通过脚踏触发和暂停扫描
19连续View角度采集模式沿着角度方向的X射线信号采集是连续的
20离散View角度采集模式沿着角度方向的X射线信号采集是离散的
21四分之一通道偏移采集模式提高X轴方向采样率的一种模式
22X轴飞焦点采集模式焦点在不同View的X轴位置不同
23Z轴飞焦点采集模式焦点在不同View的Z轴位置不同
24低剂量设计说明
25能谱CT设计说明

7. 组合使用设备

如系统具有需要组合使用的设备(与系统有电气或者通信连接的设备),应提供系统接口设计说明,以及接口对应的组合使用器械的详细介绍。

如系统支持第三方生理信号门控设备,应提供第三方生理信号门控设备的型号及厂家和集成测试报告。

8.扫描协议出厂设置

(三)型号规格

应明确申报的型号规格,及产品配置表,产品配置表具体要求见附录I。

(四)包装说明

描述产品包装的组成部分,对于每个组成部分,详细描述包装清单和包装方式,提供包装图示。

(五) 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1. 适用范围

举例:本产品用于常规临床CT检查,支持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支持放疗模拟定位,能谱功能成像仅作为常规CT检查的补充。

如果有创新的临床应用,需要在产品适用范围中描述。

2. 预期使用环境

应明确对设备使用地点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设备使用地点包括不限于医疗机构的影像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房、手术室、临床科室等科室,车辆;

使用环境的要求至少应包括温度,湿度,海拔大气压。

如果是移动式CT,应明确移动CT的使用要求和使用场所对射线屏蔽要求。

3.适用人群

需要进行CT检查的人群。

基于《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符合的特殊保护伦理原则,产品未进行儿童临床试验。儿童曝光剂量、曝光条件、对比剂用量与成人不同,在进行儿童扫描时,应使用儿童扫描协议。

4.禁忌症

应说明产品应用的禁忌症。例如,针对需要注射对比剂的

扫描方式,应在说明书中明确说明对比剂的禁忌症。

(六)参考的同类产品或前代产品的情况(如有)

描述该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或前代产品的比较情况,对比内容包括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主要临床功能、产品技术特征,并重点描述本次申报产品的新功能、新应用、新特点。相关描述引用的数据应与产品注册资料相一致。

三、 产品研究资料
(一)产品性能研究

应提供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制定依据的标准列表。提供应符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性能指标不适用项说明。

应提供技术要求中核心条款的企业试验方法的来源。核心条款如测量的方法,高级临床应用软件中量化指标的验证方法。必要时提供文献。

(二)生物相容性的评价研究

依据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 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标准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应提供基本信息:包括与人接触部分的部件、部件材料、接触部位和接触时间。

如提供境外实验室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报告,同时应提供境外实验室符合GLP资质的证明文件。境外报告检测依据与我国现行标准不符的,应进行差异分析并提供额外的支持性证据。

如申请豁免生物学试验,应提供合理理由或者支持性资料。

(三)产品清洁和消毒工艺研究

明确清洁或消毒的方式与频次,明确所推荐清洁或消毒方法确定的依据,并提供效果验证报告。

(四) 使用期限和包装研究

1.使用期限

制造商应基于风险评估及可靠性测试提供整机使用寿命评估资料。

应提供需要评估寿命的可更换部件列表(如X射线管组件及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等),应提供可更换部件使用期限的评估方法及验证资料。对于不适用于时间作为寿命评估单位的部件,可进行适合部件本身特性的单独规定。如CT球管寿命可用曝光秒表示。球管寿命可以使用临床使用经验数据或者球管厂家的寿命验证资料。如探测器应提供辐射损伤报告(探测器信号强度随累计辐射剂量的衰减表)。

2.包装研究

应提供在宣称运输储存条件下符合GB/T 191及YY/T 1099-2007标准要求的自测报告。

(五)软件研究

依据《医疗器械软件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提交软件描述文档,依据《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提供网络安全描述文档。

应包含全部软件,包含综述资料中提及的高级临床应用功能的软件描述文档。其中核心算法包括不限于表2内容。

表2核心算法示例
重建方法说明
二维断层反投影算法对断层扫描进行二维反投影
三维断层反投影算法对断层扫描进行三维反投影
二维螺旋反投影算法对螺旋扫描进行二维反投影
三维螺旋反投影算法对螺旋扫描进行三维反投影
基于投影域的去条算法通过投影域的滤波来减轻图像的条状伪影
基于投影域和图像域的降噪算法通过噪声估计和最优化方法减小图像噪声
金属伪影校正算法去除金属造成的伪影
风车伪影去除算法去除螺旋扫描三维重建时的风车状伪影
重叠断层反投影算法对重叠断层扫描进行三维反投影
能谱重建算法对不同能谱的投影数据进行联合重建
稀疏采样重建算法对稀疏采样的投影数据进行数据重建
迭代重建算法使用迭代算法进行数据重建

(六)其他研究资料

1.出厂协议的有效性研究

提供产品所有出厂预设扫描协议的扫描条件和重建条件描述,厂家应提供出厂协议验证总结,说明验证方法,测试体模,验证标准,并提供典型的验证资料,如采取典型性扫描协议验证方式,应说明覆盖所有协议有效性的理由。

2.儿童检查

(1)明确说明产品是否适用于儿童检查,以及适用的年龄段,体型等相关信息。

(2)详细说明与儿童检查相关的设计或功能。

(3)加强风险评估,以包含更多儿童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对应的缓解措施。

(4)提供儿童检查协议,以列表形式明确描述不同协议的名称,预期的检查目的,适用的部位,适用的年龄段/体型,以及典型的剂量信息。应提供对应的儿童CT检查剂量参考值的制定依据。

(5)针对儿童检查场景,测试和评估设备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内容至少包括:
  • 图像质量和剂量评估总结,包括对测试所使用的模体的描述,以及该模体适用于儿童检查评估的原因说明。
  • 用于图像质量和剂量评估的协议和系统参数,例如管电压、管电流,是否使用剂量调制功能、迭代降噪功能等。
  • 用于进行量化评估的设备的型号、准确性及可靠性。
  • 如果测试方法已经在其他文献中描述过,则只需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6)为技师、放射医生和临床医生提供儿童检查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材料,包括儿童检查的设备操作方法,降剂量功能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便捷的咨询渠道,以协助用户制定、使用和优化儿童检查协议。

3.应提供综述资料中提及的全新的产品技术特征设计说明,明确工作原理,软件或硬件的实现方式,临床应用场景,临床预期用途(如适用),临床价值,工作流。说明验证标准、测试规范、测试体模。

四、生产制造信息
(一)生产工艺

应当明确生产加工工艺。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注明关键工艺和特殊工艺,并说明其过程控制点。

(二)生产场地

有多个研制、生产场地,应当分别明确每个研制、生产场地的生产制造和检验等具体情况。

五、 临床评价资料

临床评价应满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

临床评价具体要求另行制定。

如果采用同品种对比无法充分证明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存在以下情况和问题,应进行临床试验:

  • 设备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属于创造性的全新设备,国内市场上没有与之类似的上市设备。
  • 增加设备的临床适用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临床应用领域。
  • 设备采用了新的关键器件,该器件具有新的技术特性,其对设备的应用和操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获得的影像质量也有很大区别。并且这种器件没有充分的临床验证。
  • 实验室检测无法确认安全和有效的设备功能,如果这种功能是新的,没有以往的临床经验,则必须通过临床试验数据来说明。
  • 此前没有生产过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没有进行过任何临床试验,缺乏相关临床数据和试验经验,应通过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适用证据。
临床试验具体要求见附录II。

未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配置应提供临床评价资料。

CT设备中与采集和重建相关的算法(如剂量调制功能、迭代降噪算法),声称用于诊断的高级后处理、与扫描直接相关的高级功能(如迭代)需额外提供临床评价资料。
六、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示例见附件III。
七、注册单元

(一)注册单元划分应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性能指标、结构组成进行综合判定。

(二)适用范围不同的CT设备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如: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CT与不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CT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专门用于放疗计划的CT设备和用于普通诊断的CT设备不能作为同一注册单元。

(三)结构不同的CT设备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如:移动式CT与固定式CT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四)设计原理不同的CT设备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如:单源CT和双源CT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静态CT与旋转CT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五) 高压发生器硬件结构不同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六) 探测器硬件结构不同,能量采集方式不同(常规

探测器、多层能谱采集探测器、光子计数探测器)的CT设备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七)控制CT硬件设备的软件组件,应与CT整机联合申报。高级后处理软件如符合独立软件定义可单独注册。如CT整机中包含已单独注册的高级后处理软件,应明确软件名称及注册证号。
八、注册检测
(一)产品注册检测应按产品配置进行,检测报告应注明产品配置,样品描述应与技术要求中部件顺序号及部件名称保持一致,应提供软件发布版本照片,应提供标准预评价意见表。

(二)应提供检测报告清单,明确各检测报告对应的检测配置及检测类型(安全检测和EMC检测)。

(三)如有未参与检测的配置及部件,应提供检测典型性说明给出合理理由。
九、产品说明书和标签要求
产品说明书一般包括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两者可合并。应覆盖申报范围内所有型号/配置,覆盖所有申请的组成部分。

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其中说明书内容应特别注意:

(一)组合使用设备

应当提供组合使用设备(如心电信号检测装置、高压注射器、手术导航系统等)的接口位置和组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需要医生进行连接,应提供连接方法。针对心电监控装置,应说明心率测量的范围和准确性,电极颜色和连接方法。

应包括与申报产品一起使用的其他医疗器械或非医疗器械的产品描述,在说明书中应要求申报产品所连接的设备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并要求与该器械连接而成的系统应符合的安全标准,及其他必要的信息。

(二)儿童检查

应明确控制儿童CT检查的辐射风险的基本措施,提供儿童检查相关的说明和指导,包括但不限于:

1.明确说明产品是否适用与儿童,以及适用的年龄段,体型等相关信息。

2.明确检查的必要性。

3.在设备描述中详细说明与儿童检查相关的设计或功能。

4.明确图像质量和剂量的关系,针对儿童CT检查,在满足诊断需要的前提下,应最大程度的降低辐射剂量,而非追求更高的图像质量。

5.儿童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对应的缓解措施。

6.儿童检查协议说明,确保采用合适的参数进行儿童CT检查。以列表形式明确描述不同协议的名称,预期的检查目的,适用的部位,适用的年龄段和体型,以及典型的剂量信息。

(三)技术参数

应提供YY/T 0310《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技术参数声称值。应提供YY 0505《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标准要求的EMC信息,包括指南和制造商声明-电磁辐射,指南和制造商声明-电磁抗干扰,EMC测试电缆信息,基本性能信息。

(四)使用期限

使用说明书应阐明系统的使用期限。

(五)产品维护和质控

应给出整机质量控制的维护周期和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六)其他

对于包含在说明书中,但未拟在中国申报的配置或者规格型号,制造商应当出具其不在拟申报范围内的声明,并在说明书中给予说明。
十、符合性声明
设备应符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表3。
表3 CT适用相关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 9706.11-1997医用电气设备 第二部分:医用诊断X射线源组件和X射线管组件安全专用要求
GB 9706.12-1997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
GB 9706.14-1997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 9706.15-2008医用电气设备 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GB 9706.18-2006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 7247.1-2012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的分类、要求
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
YY/T 0310-2015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YY/T 1417-2016YY/T 1417-2016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技术条件
YY/T 0910.1-2013医用电气设备医用影像显示系统 第1部分:评价方法
YY/T 1099—2007医用X射线设备包装、运输和贮存
YY/T 0291-2016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YY 1057-2016医用脚踏开关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006.11-2015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6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成像性能稳定性试验

GB/T 19042.5-2006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3-5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

上述标准应执行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订阅“CIRS医械合规动态”!实时传递最新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动态,分享医疗器械注册成功经验及经典案例跟踪医疗器械最新产品安全与法规监管动态,获得最新一手资讯。

医疗器械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系。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联系我们
杭州总部:+86 571 87206527
北 京:+86 10 63984062
上 海:+86 21 5077 8970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联系我们
杭州总部:+86 571 87206527
北 京:+86 10 63984062
上 海:+86 21 5077 8970
在线咨询
医疗器械注册备案
医疗器械进口注册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
质量管理体系
原材料合规
注册人制度